【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
【专业简介】
专业发展历程:我校体育教育是专业办学中的新生力量,2014年开始招生体育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5年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获教育部审批通过,并于该年度首次招生,2017年成功申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本科专业为基础,以体育硕士点为引领的办学体系。
专业办学定位:本专业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主要面向中小学学校,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促使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目标,在田径、体操、篮球、羽毛球、武术、足球、排球、健美操等项目上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实力,且有坚定理想信念、有崇高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能够胜任并乐于奉献于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体育工作者。
专业办学特色:本专业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多能一专”的人才特征,重点突出专项运动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硕士8人,具有硕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4.62%。外聘高校同行、教授、长沙市知名中学教育学者 6 人。
【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
(一)学科基本课:教育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
(二)专业方向课:主修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田径、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体操、健美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教学实践:运动项目裁判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为所有学生配备“双导师”(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教学实践导师);
(二)课程论文:学校体育赛事筹划与运作设计、体育教学与训练设计;
(三)综合能力训练:体质健康监测与实践、社会调查实践、志愿者活动;
(四)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毕业额定学分163+3学分。其中必修137学分,专业选修24学分,公共选修5学分。
【教学条件】
拥有2座综合性体育馆、1个排球馆、2个标准塑胶田径场、7块网球场、40块篮球场、6块排球场等室内外体育场地共7万多平方米。建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等多个现代化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相对齐全,可以满足专业技术教学和科研实验需要。
【奖资助学金】
学生可申请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含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湖南农业大学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关工委奖学金、金岸奖学金、园丁奖学金等。以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就业与深造】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同时,也可参加其他行业事业单位及公务员的考试,如:警察类、政府类岗位、村干部、特岗教师等。
继续深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免试的形式保送就读国内知名体育院校研究生。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来,通过以上渠道录取学校主要分布在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体育类院校。港澳台及国外深造的地区与国家主要为英国、澳大利亚等。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考研率】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相吻合。近三年,学生初次就业率达77%以上。
考研率2019级为12.86%,2020级为13.1%,2021级为15.48%。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
体育教育专业对应的岗位主要有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体育竞技人才、裁判员、教练员、体育赛事的组织策划人员等。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广泛树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各层次体育教师的需求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这就要求各体育院校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当中来。
【专业特色】
体育教育专业重视学生体育专项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秉承从严从高的传统要求学生,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在湖南省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专业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第7学期教育实习中的优异表现连年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赢得了较好声誉和较高的地位。出色的专项素质,为学生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发挥才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职业生涯的进步台阶。